“华侨系”实控人涉案潜逃触发控股权法拍,酒便利能否等来“救星”?
即使新主入主,亦前景未卜。
一则公告揭露新三板上市酒企酒便利(838883)现状:因实控人余增云涉嫌集资诈骗案潜逃海外,其通过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“河南侨华”)持有的酒便利51%股权将于12月8日被司法拍卖。 随着此次拍卖进入倒计时,目前累计围观次数已超过千次,但3个标的物均无人参与报名。若无人举牌,这家曾年销17亿元、坐拥400家门店的酒类流通巨头或将首次面临“无主”境地。 但即便新金主现身,摆在酒便利面前的也并非坦途。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下,终端动销受阻、价格倒挂致存货减值……重重危机下,即便新的“白衣骑士”自带现金,酒便利的复苏之路仍充满挑战。 酒便利控制权变动的序幕,始于一则司法拍卖公告。11 月,公司发布《关于公司控股股东所持公司部分股权被司法拍卖》提示性公告,披露控股股东河南侨华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,其持有的3831.21万股公司股份(占总股本 51%)将被公开拍卖。 此次拍卖的关键信息明确:时间为12月8日10时至12月9日10 时(延时除外),平台为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。3831.21万股股份被拆分为三笔,起拍总价6713.96 万元,约为市场总价9591.37万元的70%。 笔者梳理发现,此次法拍本质是受实控人余增云“暴雷”波及。公开资料显示,河南侨华持有酒便利52.98% 股份,而余增云持有河南侨华93.355% 股份,间接掌控酒便利约49.45%股权,为公司实际控制人。 值得注意的是,余增云还是“浙江华侨系”(“华侨控股”及旗下公司总称)的一号人物。2024年9月,“华侨系”百亿集资诈骗案浮出水面,涉案人员余增云随即被立案调查,但至今仍潜逃海外处于“失联”状态,警方已对其批准上网追逃。 余增云涉案直接导致河南侨华股权被查封拍卖,此次拍卖完成后,河南侨华持股比例将降至1.98%,酒便利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。 截至发稿,此次司法拍卖尚未有人报名。这场关乎酒便利命运的交易能否找到接盘者,仍是未知数。 余增云涉案不仅触发控股权变动,更给酒便利经营带来严重冲击,从内部治理到业绩、财务均陷入困境。 自余增云入主后,酒便利内部便不太平。其本人虽未在酒便利担任职务,但创始人团队逐渐离场后,接任董事长、总经理的刘鹏、蔡立斌均有余增云旗下公司背景。此前酒便利董事会决议多次出现反对票,反对理由涉及“管理费用过高”“预算不合理”等,内部矛盾显现。另值得注意的是,酒便利原董事长刘鹏已于今年10月31日因涉嫌犯罪被批捕。 其次,公司合规问题频发。今年2月,酒便利因未能防止余增云违规占用公司资金、信披违规等问题被监管部门采取行政监管措施。具体来看,2023年5月至2024年9月期间,余增云违规占用公司资金累计余额达2100万元且尚未全部归还;其全资控股的茅礼科技与酒便利存在同业竞争却未及时披露;公司多个报告期的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。 业绩亦出现暴跌,融资严重受阻。 2024年,酒便利亏损1.09亿元,创近10年最大亏损;今年上半年,营收同比下滑37.1%至5.98亿元,净利润亏损6311万元,同比下滑725.8%。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7.64%腰斩至9.32%,销售净利率则由正转负。 财务数据更显窘迫:截至2025年6月末,酒便利货币资金仅1405.16万元,非受限资金970.76万元,短期借款2002.19万元,负债总计3.3亿元,资产负债率接近74%。 如此局面下,酒便利续贷难题更成“致命伤”。余增云涉案后,其国内资产被悉数冻结、丧失偿债能力,直接导致酒便利融资受阻。酒便利在2024年年报中提及,公司面临金融机构续贷困难,年末短期借款0.84亿元,同比减少55.25%,应付账款从2023年末的6718.11万元增至1.15亿元。 今年6月公司坦言“续贷进展不及预期”,导致今年1—4月销售订单同比下降8.89%,核心原因是“商品缺货”;9 月二次回复年报问询时,仍表示“融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”。 为缓解资金压力,公司今年初出售子公司股权“回血”,以307万元将驻马店酒便利的40%股权转让给李旭,以92.12万元将驻马店酒便利的12%股权转让给李晶旭。10月又通过议案,拟以不低于2500万元的存货浮动抵押和子公司连带责任担保的方式,向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申请3000万元综合授信。 尽管酒便利深陷困境,但仍被业界视为“有价值的标的”。作为国内头部酒商,其营收规模曾达到17.45亿元,业务覆盖十余个城市,拥有近400家门店、600多万会员,且手握茅台代理权等核心供应链资源。 今年5月,酒便利创始股东张立回归并出任总经理,释放出积极信号。其透过媒体表示,“大股东股权处置可摒弃前实控人不良影响,重塑融资、供应链、客户端信心”。目前公司小程序仍正常运营,说明核心业务并未停摆。 业内普遍认为,若新主能提供融资支持,有望帮助公司切断与河南侨华的风险关联,扭转其融资受阻局面,并为后续公司供应链稳定运转、资本融资注入关键动能。 目前,市场对新主的期待集中在国资。除大股东外,酒便利股权比较分散,因此也有很大概率是三个股权标的由两家乃至多方分别竞得,最终导致控制权陷入多方博弈的新困境。 好的预期是,股东中河南省国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国资背景)持股4.86%,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,“国资+大型商贸集团”的组合是理想接盘方,可快速恢复银行授信、安抚供应商。其表示,新控股股东须具备“现金修复能力、高端酒配额获取能力、数字化运营能力”,才能稳住酒便利基本盘。 不过,白酒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,酒便利即便迎来新主,也不意味着前途平坦。一方面,市场需求持续下降,酒类产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,直接导致部分产品毛利收缩;另一方面,酒水终端动销受阻,流通端存货因“价格倒挂”面临减值风险,而酒便利自身资金紧张,难以应对存货周转与减值压力。 尚能确定的是,若股权顺利拍出,公司或迎来治理重构的契机;若流拍,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剧。而即便新主就位,如何在行业调整期突围,仍是酒便利需要面对的长期挑战。
实控人涉案潜逃,51%核心股权7折待价


余波难消,公司经营深陷困境
新主入主前景未卜









